DB视讯关税“休战协议”达成 商品需抓准窗口期
栏目:公司动态 发布时间:2025-07-26 19:46:07
  5月13日,卓创资讯301299)商品宏观研究组组织第158期内部行业研讨会,重点围绕中美关税大幅降低、经贸关系大幅缓这一市场热点展开讨论。中美经贸关系超预期缓和,短期对市场情绪形成拉动,在这一来之不易的“休战期”内,中美双方或将抓紧机会开展“囤货”,有望看到新一轮“抢出口”风潮。同时也需要认识到中美经贸仍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和变数,需要做好应对准备。   卓创资讯研究员刘新伟:市

  5月13日,卓创资讯301299)商品宏观研究组组织第158期内部行业研讨会,重点围绕中美关税大幅降低、经贸关系大幅缓这一市场热点展开讨论。中美经贸关系超预期缓和,短期对市场情绪形成拉动,在这一来之不易的“休战期”内,中美双方或将抓紧机会开展“囤货”,有望看到新一轮“抢出口”风潮。同时也需要认识到中美经贸仍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和变数,需要做好应对准备。

  卓创资讯研究员刘新伟:市场围绕中美关税博弈展开,国内双降政策对数据影响有限,价格上表现为偏弱震荡趋势,随着谈判进程,若释放利好消息,DB视讯·(中国区)官方网站价格上或有所修复,商品趋势以修复4月初缺口为主要目标。DB视讯·(中国区)官方网站

  卓创资讯研究员孙光梅:继日美、英美谈判后,周末中美两国的谈判进一步吸引全球目光,中美两国税点回到原位置,市场对于双方让步的幅度有些意外。周内蛋白饲料基于趋于宽松预期而价格弱势。

  卓创资讯研究员赵渤文:关税“休战”,风险“暂缓”,市场预期回暖叠加新一轮抢出口带动需求增长,能源商品需求和价格或将同步上涨。

  卓创资讯研究员李心悦:宏观风险缓和,但供需与地缘偏空,国际油价承压上行,后续以震荡偏弱看待。

  进入到5月份之后商品市场总体延续节前疲软态势,商品价格总体下跌,商品与权益市场走势分化,受降息因素影响国内股市表现较强,上证指数上涨1.92%,深成指数上涨2.29%,目前上证指数已经修复完4月初形成的跳空窗口,深成指数仍未完成补缺口。美元指数保持震荡偏强走势,美债收益率连续两周上涨。

  5月份第一周,国内商品总体下跌,商品指数总体下跌0.49%,其中工业品下跌0.57%,农产品下跌0.34%,农产品表现略强;从板块角度看,化工板块受聚酯链产品上涨带动,总体上涨,另外石油板块略有上涨;建材和煤炭延续下跌趋势,其中煤炭板块下跌6%,建材板块下跌超过3.5%。内盘金属类(氧化铝、碳酸锂、工业硅、硅铁、锰硅)、化工类(塑料、聚丙烯、PVC)、双焦以及纸浆创新低。股市政策助力后缓步回暖。

  国内宏观:4月份国内出口保持韧性,出口数量上仍有上涨,但关税的冲击开始显性化,对美出口大幅下降,部分中业开工率出现超季节性回落,美国汽车零部件关税政策实施后半钢轮胎开工率骤降;五一假期期间,传统家电,电影消费表现一般,或反映前期政策边际效应在减弱,央行507新一轮政策效果仍待观察。

  政策视角:国内政策加速落地,降息降准政策在5月7日确定,但实际效果仍待观察,但政策公布后商品价格总体保持偏弱态势,显示政策并未超出市场预期。

  降准降息政策落地,高质量发展对冲外部冲击是政策主题。后续构建国家利益共同体是政策着重发力点,中美谈判已经开始逐步落定,国内出口或在5月份下降后再度回升,5月份开始或再度出现“抢订单”的趋势。

  2025年“以我为主”的政策是交易的主要聚焦点,这关系短期市场的波动和方向,从中长期看,关注政策落地的实际效果,后续中美谈判的实际情况以及主要经济体的宏观政策协同情况。

  从中观数据来看,近期国内地产、基建复工进度有序推进,符合季节性,景气度边际改善。对价格的影响相对有限。从各版块角度看,贵金属长期看多;基本金属供需偏紧,偏多看待;黑色链整体供需过剩,但缺乏进一步驱动。能化受原料影响较大;农产品基本面分化,目前不确定性较大,交易难度高于前市。

  中美关税阶段性谈判尘埃落定。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出口型国家,工业品竞争力也比较强,对美进口量多数集中在矿产、DB视讯·(中国区)官方网站能源、农产品为主,因此关税对于国内上述品种,在原则上存在交易情绪缓和作用。

  国内消费政策正在增加力度,尤其是那些出口转内销的商品。关税下调之后,这方面的压力将会得到短暂缓解。至少在90天内,这种确定性和稳定性能够有所保障。

  需要看到的是,农产品领域的进口渠道已经扩大到了多个国家,特别是与南美的合作之路将越来越宽阔。

  除此之外,需要看到俄乌冲突停火的相关消息,全球农产品供应量增加,届时中国也将扩大对乌克兰的农产品进口。

  国内农产品市场基于北半球的播种期,青黄不接且交易有限,粮食类略有走高,但蛋白类饲料原料基于外围环境影响,未来供应将趋向宽松的预期,价格小幅下滑。后续需要关注5月中旬前后,干旱与暖热天气对小麦产区的影响。

  5月12日,中美联合发布《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》,互相减免关税且幅度高达91%,相当于将关税战以来双方多次累加的关税幅度削平,仅保留了4月2日(含)之前的关税增加幅度,且4月2日宣布的增加34%也分为了保留的10%和暂缓的24%来执行。因此可以认为此次《声明》代表的是中美经贸关系超预期缓和,经济景气程度或将有所反弹。

  而随着中美贸易环境恢复至4月初水平,首先体现的在市场情绪的修复。具体表现为前期因为关税枷锁而受到桎梏的生产将重启;同时考虑到特朗普的“善变”,这次会谈带来的“关税休战期”弥足珍贵,美国或将启动大规模的“囤货”计划,也将带动中国新一轮“抢出口”风潮,进一步加快商品的生产节奏。

  生产节奏的加快将拉动能源需求,对能源价格形成较强的底部支撑。另一方面,关税的风险大幅降低之后,煤油气等能源商品上方的宏观压力大大减弱,前期顺畅的下跌趋势有望迎来”支撑点“甚至”转折点“,能源商品价格也将止跌反弹。当然,这一反弹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观察,主要因为近期俄乌、印巴、美国对胡赛等地缘局势出现大幅度缓和或有望进一步和谈解决,地缘风险的出清将会对能源商品价格形成新的压制,而这一压制或将在关税的利多情绪初步消化后集中释放,因此需要警惕短期内能源商品(尤其是原油)的宽幅波动。

  重点关注和风险提示:1.关税以外的经贸关系处理,如美国高新技术、中国稀土000831)资源等;2.美国对关税的单方面变化;3.地缘局势发展。

  截至5月9日当周,国际油价在前期受OPEC+加速增产利空下跌后,迎来一波反弹回升,WTI主力合约结算价周均价59.04美元/桶,较前一周下跌约1%;Brent主力合约结算价周均价63.91美元/桶,较前一周下跌2.02%。

  周内推动国际油价反弹修复的主因在于全面“对等关税”边际向好以及地缘博弈下美国对伊制裁的加码。特朗普对前期高额“对等关税”态度“软化”,经贸谈判迎来“破冰式”推进,5月8日美英就“框架性协议”达成一致,中美方面也表示将于9-12日在日内瓦开展经贸接触。关税谈判预期向好带动宏观风险情绪修复。同时,中东地区地缘局势牵动市场“神经”,美伊多轮谈判期间,美国不断加码制裁增加谈判筹码,收紧供应预期。

  油市多空交织,但实质利好有限。5月12日中美发布联合声明大幅降低前期加征的“对等关税”,取消91%额外加税,暂停24%对等税率,市场对“衰退”预期和需求担忧改善,油价日内涨幅一度达到3.6%,但随后回吐大部分涨幅。一方面,宏观本身来讲,中美间声明并未提及其他相关方面的税率,24%也仅是暂停,美国与其他国家谈判博弈仍在持续,叠加美国债务上限问题,乐观情绪有限,风险仍存。另一方面,供应过剩悲观预期以及地缘风险降温抑制油价涨幅。供应端,虽然外媒报道由于美国加大对委制裁导致OPEC产量4月不增反降,但OPEC+加速增产周期内,供应预期压力过重;同时,需求端美炼厂开工上行带动加工量增加,存在夏季旺季预期,但需求偏弱叠加关税壁垒抬升对实际需求的拖累,供需利好有限,WTI连三合约价差也持续回落。此外,美伊第四轮谈判整体进展“有益”,印巴停火协议达成,地缘整体降温。

  综合来看,当前油价已经回升至阻力区,市场在消化关税利好因素背景下,震荡调整。但上破阻力区间动力不足,中美超预期谈判结果利好消化后,油市逻辑将重回基本面,油价或将偏弱运行。关注关税谈判进一步演化以及地缘层面变化。